Close

2017 淡马锡年度报告媒体发布会会议记录

2017 淡马锡年度报告媒体发布会介绍环节的文字记录,请结合幻灯片阅读。为了便于阅读,我们对记录内容进行了编辑。

欲重温问答环节的精选摘录,请点击这里
欲了解《淡马锡年度报告2017》的所有主要财务指标及图表,请点击这里

史蒂芬•弗肖: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欢迎各位参加淡马锡 2017 年度报告发布会。我是史蒂芬•弗肖,是今天发布会的司仪。请允许我在报告会开始前用几分钟介绍一下会议流程和会议要求。我还想提醒各位,新加坡时间今天下午 3 点以前,禁止发布新闻稿内容。这是非常严格的要求,还请大家不要忘记。

 我想提醒各位以下几点:除非另有说明,本年度报告中的所有数字均以新元为货币单位;报告所指财年是 2016 年 4 月 1 至 2017 年 3 月31 日这一时间段,因此,除非另有说明,报告所涉时间均指这一时间段。

今天下午的程序与上一年度相似。我们会给先大家播放一段短片。接下来,我们有两位报告人郑素亮和迈克尔.布凯南。我相信各位已经拿到了详细内容介绍和资料。素亮负责向各位介绍投资组合业绩,布凯南将介绍全球展望和投资策略。

接下来是问答环节,除了布凯南和素亮,狄澜, 谢松辉和罗锡德也将上台与各位互动,回答各位的问题。

请允许我提个要求,在提问环节,为了便于记录,请您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和机构,并请您通过麦克风提问,以便大家能够听清楚。这些都是一些常规性的会务要求。为了不影响报告人,还请您把手机调整到静音状态。我看见了大家在拿手机,非常好,感谢您的配合。

好,在此不再赘述。先请看短片《淡马锡年度报告 2017:投资者、机构、资产管护者》

郑素亮:
下午好,我是素亮。

希望大家喜欢刚才开场短片中的综述。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我们的年度业绩。我还将与大家分享淡马锡如何塑造投资组合,以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接下来,布凯南会向各位介绍我们对全球经济和市场的展望。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详细介绍我们的一些数据。

如各位在短片中所见,我们本财年的投资组合净值为 2750 亿新元,这意味着比 2007 年开始的十年间实现净增 1110 亿新元,比上一财年增加了 330 亿新元。上一财年业绩,一是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二是强劲的股票市场。

本财年,我们的股东总回报率为 13.37%。股东总回报率是衡量我们给股东回报的指标,包括股息,不包括股东的资本注入。本图右侧显
示的是我们以新元计算的不同时间段股东总回报率。我们的 10 年期和 20 年期股东总回报率分别为 4%和 6%。我们自 1974 年成立以来的股东总回报率为 15%。左侧粉色部分是我们以美元计算的股东总回报率,采用的是 3 月 31 日的美元兑新元汇率。

作为我们的投资原则之一,我们发现有必要将我们的股东总回报率与经风险调整后的资金成本进行比较。蓝色条代表的是淡马锡的股东总回报率,绿色条代表的是经风险调整后的资金成本。这是整体投资组合的总和,采用的是由下至上的统计方法。如各位所见,我们的30 年期、40 年期和成立以来长期股东总回报率优于经风险调整后的资金成本。

上一财年,我们的累计经风险调整后资金成本为 7%,这部分反应了低利率的市场环境。我们 1 年期的股东总回报率为 13.37%,优于上一财年的经风险调整后资金成本。因此,我们上一财年的财富增值为 146 亿新元。如各位在短片中所见,财富增值是股东总回报高于经风险调整后资金成本的部分。

现在,我将介绍一下我们的 10 年期和 20 年期股东回报率。您会发现,虽然我们的 10 年期股东回报率 4%和 20 年期股东回报率 6%低于经风险调整后资金成本,但他们比同期其它指数表现优秀。

为了更全面展示这一对比,我们对比了同时期淡马锡的股东总回报率和公开市场指数,如 MSCI 新加坡、MSCI 亚洲(不包括日本)、MSCI
全球。我们经常被问到要对比数据,这一分析图表可以供大家参考。

整体上,淡马锡的长期业绩优于这些指数,尤其是在淡马锡扎根的亚洲。然而,我们应了解,淡马锡不是资金代管人,不依据公开市场基准管理我们的投资组合。我们的投资组合构成不同,尤其是我们能够进行长期集中投资,可以投资于非上市资产。

以上是有关业绩介绍。下面,我将介绍我们的投资组合。

上一财年,我们投资了 160 亿新元,脱售 180 亿新元。这是自 2009 年 3 月结束的财年以来的首次出现净脱售额。本财年,我们的投资和脱售节奏非常谨慎稳健。

作为一个积极的投资者,我们不断塑造投资组合。我们根据对内涵价值的判断增持、维持或减持股权。我们不仅评估每一项投资和全部投资组合可能有的机遇,同时,也充分考量可能会遇到的挑战。

上一财年,我们重点关注了新价值投资,回避了我们认为价格过高的投资机会。我们的观点和行动是基于我们对全球经济的展望、对地缘政治风险和对股票市场估值的看法。布凯南一会儿会更详细地介绍我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过去 10 年间,我们共投资了 2000 亿新元,脱售了 1500 亿新元。

我们的投资方式灵活,这使得我们能够抓住机遇、抵抗冲击,塑造具有韧性的投资组合以收获长期可持续增长。我们不仅考虑新兴趋势,也考虑长期趋势。刚才大家在短片中看到了一点儿这方面介绍,但是,请允许我用几分钟介绍一下过去 6 年我们投资组合的演进。

在这期间,我们增加了在一系列关键领域的投资,如:科技、生命科学和综合农业、非银行金融服务、消费、能源与资源。

这些领域的投资由 2011 年占投资组合的 8%上升到现在的 24%。这得益于数字化经济、增长的中产人口数量和人口老龄化社会的需求。

上一财年这些领域投资的案例各位在短片中已经看到,如携程和 Verily Life Sciences。

再详细一点说,我们还投资于金融服务增长趋势。2011 年,银行几乎占我们金融服务领域全部曝险。今天,我们在非银行金融服务领域的曝险,如保险、支付服务、金融科技,已经增加到了 90 亿新元,占我们金融服务投资组合的六分之一。

同样,在电信、媒体与科技领域,2011 年电信占该投资组合的绝大部分。如今,科技和媒体占该投资组合的四分之一还多,达到 170 亿新元。这些变化反映了我们在一个行业领域内的战略调整,我们看到机会时,会进行重新平衡。

那么在这五个重点领域的投资调整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回报呢?在这一张幻灯片中,展示的是我们在这些重点领域新投资的业绩。对比的参数是自 2011 年起我们投资组合的整体业绩。

我们的整体投资组合业绩用紫色线条表示。科技和非银行金融服务领域的投资回报优于整体投资组合,消费、生命科学和综合农业的回报与整体投资组合的业绩持平,而能源与资源领域投资回报则低于整体投资组合,这些与全球大宗商品部门的情况相吻合。

整体而言,过去 6 年间对投资组合的重塑对投资组合产生了积极影响。

再来看整体投资组合。各位会发现,最大的两个投资部门仍然是金融服务(图表中的深蓝色部分,占全部投资组合的 25%)和电信、媒体与科技(图表中的绿色部分,占全部投资组合的 23%)。

再来看我们占投资组合比例最大的前三个单一持股。新加坡电信仍然是最大的单一持股,占 12%,接下来是星展集团,占 5%,之后是中国建设银行,占 4%。

截至 3 月 31 日,前 10 大持股占本财年投资组合的 44%,比上一财年的 46%略有下降。

本图表是按地域划分的投资组合分布。根据我们在投资组合公司中标的资产所在地来统计。以凯德集团为例,它在新加坡上市,但是在中国、越南、印尼等国也有资产,因此,当我们从地域角度来划分投资组合时,我们根据其在各国资产情况来划分在凯德集团的持股。

基于这种地域组合法。2017 年,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亚洲占我们投资组合的 68%。如各位在短片中所见,新加坡仍然是占投资组合比例最大的投资目的地国,占 29%,其次是中国和美国。

 再看我们投资组合的流动性。我们投资组合的三分之一是流动资产及持股低于 20%的上市资产。非上市资产略有增加,占投资组合的
40%。这些资产包括在第三方管理基金中的持股和在非上市公司的持股,既有初创公司也有成熟期的大公司。这些资产是根据账面价值来估算而不是根据市值来估算的。

我们的投资组合方法允许我们灵活地进行资金配置。我们可以投资于上市公司也可以投资于非上市公司,可以投资于初创公司也可以投资于成熟期公司,投资灵活,可高可低,持有时间可长可短。最好的例子就是我们 2010 年对阿里巴巴的投资,早在它 2014 年上市之前。

自 2002 年算起,非上市资产的投资回报总体上优于上市资产投资。

再来看我们的资产负债表。如各位所知,我们在市场上发行债券。这既增加了我们资金来源的灵活性,同时,也是衡量我们信用质量的又一个公开指标。各位在短片中对此已经有所了解,我再详细介绍一下。

截至本财年末 3 月 31 日,淡马锡未偿付债务为 128 亿新元,包括淡马锡债券和淡马锡欧元商业票据。这些债务中,77 亿新元将于未来 10年内到期。我们的资产负债表允许我们最大限度保持我们的财务灵活性。

左侧图表是我们当前流动性资产余额。这包括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截至 3 月 31 日,这些资产足以覆盖我们未来 10 年的总债务的 5 倍有余。

右侧图表是我们的流动性资产,主要由现金、现金等价物、持股低于 20%的上市资产组成。这些流动性资产可以覆盖我们总债务的 7 倍以上。

总而言之,在上一财年中,我们继续保持谨慎稳健的投资策略。

我们持续塑造和平衡投资组合,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和社会需求变化中涌现出来的增长机遇等关键领域中的投资。

最后,我们在本财年末维持净现金状况。我们继续保持充足流动性,一旦有新的投资机会,我们就可以进行投资。

接下来布凯南将向各位继续介绍我们报告下一部分,在此之前,请让我与各位分享一个短片,介绍我们作为投资者的 3A 理念:即,灵活应变(Agility)、协同一致(Alignment)、尽责担当(Accountability)。谢谢大家!

短片:灵活应变、协同一致、尽责担当

我们扎根于朝气蓬勃和转型发展中的新加坡

43 年来,我们茁壮成长,足迹遍布全球各地。

不论是成熟企业,还是颠覆性的初创公司,我们都看到很多投资机会。

我们规划和走出自己的道路,在机构内部和外部培养协作精神,实现我们的长期目标。

作为跨世代投资者,淡马锡立足当下,着眼未来。

我们致力于实现长期的可持续价值,力求为我们的投资、机构和社群开拓创新。

我们期待未来机遇。我们拥抱变化及其所带来的一切。

我们以灵活应变、协同一致和尽责担当为指引,为未来世代投资。

南:
谢谢素亮。大家下午好,我叫布凯南。现在我来向大家介绍我们对经济和市场的展望,不过在这之前,还是让我先对上一财年作一个简要回顾。

 走过充满挑战的 2015 年和开局不易的 2016 年,世界经济已经企稳,主要市场的经济数据自 2016 年下半年开始向好。

正如素亮所说,我们深知世界经济在改善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挑战,因此,我们采取了谨慎稳健的投资策略。
在那些我们发现市场估值过高的地方,我们抓住契机脱售了部分持有的股票。

展望未来,我们对世界经济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同时,对估值、流动性和政治方面的风险保持高度警惕。我们的灵活和着眼长远的思维让我们做好了准备。

当我们放眼未来,世界经济可能会在新兴和成熟经济体两方面都能获得支撑。这种积极趋势可能早已经在市场估值上有所反映,现在的估值偏高。这将会对投资者未来的回报构成风险。

全球市场充裕的流动性在逐步降低,加上高估值的情况,使我们需要保持稳健的投资策略。

正如我们每个星期都能看到的,世界政治风险依然存在,我们对此密切关注。现在,我就花几分钟时间向大家介绍我们对这些问题的一些思考

让我们先从美国开始,逐一回顾全球主要市场。

受到劳动力市场持续改善、接近完全就业的利好提振,美国市场保持稳定增长。和其它地方一样,市场估值仍然高于平均水平,不过,目前来说它们有低利率的支撑。

然而,美联储将继续逐步收紧货币政策。在任何正常的周期,这都会给资产价格带来风险。而本周期还面临着有一个额外的风险,即为了收紧货币政策,美联储需要缩减资产负债表。这使得美联储更难以及时准确地校准紧缩量。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谨慎稳健,对机会有所选择。

让我们更进一步分析今天美国经济中的需求侧。美国可能继续对全球经济企稳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到目前为止,这主要是由消费所驱动。不过,商业信心在改善,出现了一些资本支出增长的早期迹象。

大家可以从粉色线条中看到,商业信心自 2015 年以来首次回到正值,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能源相关领域的投资拉动,虽然在有所减缓但仍令人鼓舞。

受此影响,如图中蓝色线条所示,我们还可以看到商业投资也在重拾升势,这是自 2014 年后半期以来首次出现升势。如果这种趋势能够保持,这将带来收入的增长,抵消货币紧缩对估值造成的影响。

下面,让我们把视线转向欧洲。近期出现了增长加速、超越预期的现象。这是受强劲的国内和全球需求增长所驱动。展望未来,国内需求的贡献可能会开始有所放缓。

欧洲央行明年可能会开始让其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慢慢走向正常化。任何举措都会是渐进式的,因为核心通胀预期会保持在低水平,货币政策还可以保持在较为宽松的水平。

虽然法国大选已经结束,政治不确定性仍然是个问题。现在的焦点是意大利大选结果,我们也在持续关注英国与欧盟关于脱欧的谈判进程,及其所带来的风险和机遇。

让我对欧洲的数据展开介绍一下。图表中的紫色线条显示是的国内需求增长。绿色线条显示的是信贷条件,可以看出银行非常容易向家庭和公司提供贷款。从中你能了解到自 2013 年起开始的信贷条件宽松帮助刺激了国内需求的增长。不过,你会看到最近信贷条件稍微下调,基于此,国内需求预期会趋缓但仍然保持在趋势线以上。

通常而言,不是所有的欧洲公司都能有便捷的渠道获取恰当形式的资本,这也为我们投资欧洲期待成长的好公司提供了机会。

现在,把视线转向我们最大的投资目的地之一的中国。我们预期随着政策转向管控金融领域风险,经济增长速度会略有放缓。我们相信中国能够成功实现经济重新平衡,也就是说信贷会减少、增速会降低,但更为重要的是,会实现更为安全的经济增长。

成功的重新平衡将有赖于政府自身的改革进程能否及时实施。中国已经在有些领域取得进展,包括健康卫生行业市场化和加强金融部门监管。展望未来,我们对中国的财政、社会和国有企业改革取得进展满怀信心。

我们继续投资于中国的经济再平衡。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越来越多的源自于消费尤其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新经济领域。个人消费仍然充满活力,零售额在过去几年增长强劲。

更为有趣的是,互联网新经济销售快速增长尤其是亮点。网上销售额现在占全部销售额的 17%,而两年前的占比是 12%。

另一项颇具前景的趋势是经济重心向服务业的转移。随着中国日益富裕,中国家庭收入中,食品、服装及日常用品等生活必需品的花销所占比重正在缩小,休闲娱乐、教育及医疗保健等服务花销所占比重正在加大。

消费方面的趋势变化为我们创造了机会。刚才素亮向你们展示了,在我们的整体投资组合中,消费、科技和非银行金融服务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增长,占我们投资组合近 1/4。中国相关的商业为我们提供了进入这些重点领域的路径。

除了中国以外,其他展现出中期发展潜力的转型经济体包括印度、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这些国家改革势头强劲、政策空间广阔,因此这些国家比以往更有能力抵抗和应对冲击。改革将有助于提高国内增长水平和商业信心。宏观政策空间让这些国家能够应对财政或货币政策所引起的负面冲击。

最后,让我们回到新加坡。
新加坡以其开放的经济而闻名于世,这意味着新加坡具备高应变力,能够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特别是在其核心贸易伙伴之间。正因如此,伴随全球经济活动提升,新加坡近期 GDP 增长率的提高。
新加坡不断努力提升生产力和竞争力,这将支持新加坡的中长期发展前景。

该图表展示了按部门划分的新加坡实际经济增长情况。制造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务等外向型部门的经济活动自 2016 年后期开始复苏。另一方面,内向型部门经济活动滞后。各部门间的增长差距或许是某些结构性因素引起的,包括新加坡制造业本身更偏向资本密集型,以及正在进行当中的经济结构调整。

未来经济委员会(The Committee on the Future Economy)已经制定了各项战略来延续新加坡经济体的活力和创造力。这些战略将在后续实施当中驱动国家生产力的增长,并确保长期可持续增长。

这一总体上对于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较为良性的增长环境正在助力企业部门提升其实际收益,也同时提升了对未来收益的市场预期。然而对于股权投资者来说,估值同样重要。

一种估值方法是用基于未来 12 个月收益的远期股价对收益比率来进行估值,也即远期市盈率。美国及其他国家地区的低利率或许是全球远期市盈率走高的助力因素。

在图表中,柱状代表了各个市场的远期市盈率,蓝柱代表的是成熟市场,橙柱代表新兴市场。绿圆圈和红圆圈分别代表过去五年间各个市场远期市盈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正如你们所见,对大多数市场而言,远期市盈率目前已经相当接近五年来历史最高水平,这表明与近年来情况相比,目前的估值存在过高的状况。其他估值衡量方法同样表明目前市场估值过高。

那么这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们需要在投资和脱售方面保持审慎的态度。

这同时也意味着我们需要继续遵循投资周期的几项推动因素--前面的短片中出现过的四项核心主题——以发现增长机遇,实现长期回报。

作为长期投资者,我们一直在寻找机会,支持我们的整体投资组合可持续增长。

如今,我们的投资组合包括那些拥有解决可持续发展相关挑战的产品和商业模型的科技先行者,比如利用替代蛋白源制作汉堡肉饼的Impossible Foods。顺便说一下,我已经吃过好几个这样的汉堡包了,尽管我一直以来都喜欢吃肉,但我可以告诉你们,那些汉堡味道真不错!

此外,推出 Airbitat 智能冷气机的新加坡科技工程有限公司(ST Engineering)等公司便是较为成熟公司为打造洁净而清爽的地球开发创新解决方案的例证。

另有公司为可持续能源消费铺平道路。太阳能公司 Cyprus Creek Renewables 在全美国开发、建造并运营太阳能发电资产。

在投资以外,我们也支持改善人类生命与生活的研究项目,如你们在先前播放的短片中已经看到了一部分,而我们也在各个社交媒体平台上公开了更多项目的相关信息。

淡马锡生命科学实验室(Temasek Life Sciences Laboratory)和淡马锡生态繁荣基金会(Temasek Foundation Ecosperity)是我们通过捐赠事业,探索生物技术解决方案,改善社群生活两个典范。

趁总结本年度报告之际,请允许我再次回顾下午会议中所谈及的几个关键点。

我们应对市场环境的态度意味着,我们在投资组合方面采取谨慎有度的方式。我们会抓住时机适宜的时候进入市场并获得收益。
我们将继续重塑投资组合,关注那些我们预计会在未来几年产生作用的长期趋势及受到这些趋势积极影响的各个领域。

我们对全球经济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

但同时,我们也对当前风险保持警惕,即相对过高的市场估值、略紧的流动性,以及全球各主要市场的不同政治风险。

在所有的工作当中,我们一直恪守对淡马锡宪章三大原则的承诺,淡马锡是积极的投资者与股东,是着眼未来的机构,是备受信赖的资产管护者。谢谢大家。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Stay up to date with our latest news, insights and stories

Select a type of content
    Please select Stories you are interested in.
    Please give us your consent.
    Please confirm that you are not a 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