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淡马锡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长何晶女士在“亚洲最佳商业领袖”颁奖晚宴上的致词

英国伦敦白厅街国宴厅

亚洲艺术基金会理事会主席约翰·博伊德爵士和博伊德夫人,
亚洲艺术基金会各位理事,
我本来要提到英国外交事务部国务大臣、国会议员雨果·施维尔先生,但他因(国会下议院)要紧事务在身无法出席今天的晚宴,因此我只能他不在场的情况下向他致意,
尊敬的各位阁下、各位议员、朋友们,尊贵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我很荣幸今晚能够站在这座历史悠久、富丽堂皇的建筑里,尽管它在英国历史上和某些有趣的事件联系在一起1

首先,请允许我感谢亚洲艺术基金会慷慨地授予我这个奖项!我非常荣幸可以获得这个奖项,并把它视为对淡马锡的认可,更为重要的是,我把它视为对过去及现在的淡马锡团队的认可。

如各位所知,我来自新加坡,一个小小的岛国!因此我想,在今晚和友人相聚的轻松时刻,请允许我和在座各位分享一点点新加坡以及淡马锡的故事。

 

白手起家

早在二世纪,新加坡就已经作为贸易港口闻名古罗马希腊世界2。托勒密(Ptolemy)将其命名为“沙巴纳(Sabana)”。三世纪,中国商人称之为“蒲罗中”3——马来语意为“半岛南端的岛国”。与位于世界另一端的西方岛国英国相比,新加坡真的是太小太小了。实际上,新加坡的国土面积还不及英国伦敦市面积的一半4。 

1819年5,大约两百年前,当英、荷两国在远东地区的香料贸易争夺临近结束时,斯坦福·莱佛士爵士接管了新加坡。这个小岛港口从此迅速发展起来,而且新加坡也很快因《1824年英荷条约》的签订而成为大英帝国版图上的一部分6。现在回想起来似乎是很久远的事!

往后快进120年来到1945年,二战结束。大不列颠王国开始在世界各地通过各种形式的自治移交其殖民统治权力。1948年,新加坡首次举行了市政选举。

十一年后,1959年,新加坡首次获得完全的内部自治权,成为自治邦,总统作为国家元首取代了英国总督的位置,而英国则保留了国防、外交等权力,并以新加坡为中心设立了英军驻远东部队司令部。

1959年大选选出的新一届新加坡政府很快就极其惊愕地发现:他们接手当年政府预算赤字高达1400万新元。而且,政府储备金也被前一届政府7挥霍一空,该储备金占整个岛国2.5亿英镑国内生产总值的大约十分之一8

新上任的总理和他的新任财政部长竭尽所能地开始工作。他们首先砍掉了自己大约四分之一的薪水;最高层公务员的津贴也被大幅削减。工程项目计划纷纷被搁置。一切努力和举措旨在减少当年的赤字。

当时的形势相当艰难。可以想象,面对这一前所未有的减薪举措,政府职员的反对情绪高涨。然而,理性思维和榜样力量最终占得上风,令所有公务员团结一心。

到了年底,财政部长宣布财政不仅成功消除了赤字,还盈余一百万新币。自治第一年成功实现财政盈余,这为后续继任的各届政府确定了财政审慎与预算纪律的基调。

随后是1965危机事件,或称之为民族独立运动。这一次,在与马来西亚短暂合并之后,新加坡发现一夜之间被掠夺去了一大块腹地。这使得这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新独立的国家全民奋力挣扎、谋取生路、争取自己的生存空间。这一时期,新加坡人均收入总共只有不到1600新币(折合184英镑)9,人均预期寿命仅有64岁多一点点。

然而,祸不单行。1967年下半年,就在新加坡独立仅仅两年之后,自身面临金融危机的英国决定在1971年年底之前撤回苏伊士运河以东地区所有军事力量,以此来削减国防开支。

英国驻新加坡部队不仅仅只可以保护贸易自由经过马六甲海峡到达东方地区,他们还占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的20%左右,而且是这个岛国最大的就业来源。

也难怪那个时候几乎没有人会想到新加坡可以仅凭其自身生存下来。因为新加坡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没有矿产,没有腹地,也几乎没有淡水。它只是一个贸易港口,依赖于转口贸易,几乎没有任何工业。而且其五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就业岗位也将不复存在。

 

为生存而奋斗

新加坡立即启动了一项规模浩大的人力转换计划,旨在为新的工作岗位培训基础人员。为弥补英国军队撤退造成的工作岗位短缺,新加坡将沼泽地抽干,建起一座拥有众多工厂的工业新城。

年轻的招商引资官员们很快开始在菲律宾、美国、日本、英国本土以及在欧洲大陆各地的各类宴会中游说嘉宾来新加坡投资。政府也准备好提供贷款或作为共同投资人投入风险资本,以鼓励诸如英国鸡精厂商食益补(Cerebos)之类的公司来新加坡设立工厂、为国民创造新的工作岗位。

英国海军船厂改建成了船舶修理厂,这使原来的员工可以留在他们的工作岗位。军事电力车间则改造成了电力服务公司。

然而,在拼命吸引投资、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新加坡也看到令人窒息的污染和严重的烟雾席卷美国、欧洲及日本的各大城市,比如洛杉矶等等。

因此,在1970年,新加坡独立仅五年后,新加坡专门设立了大气污染防治小组,直接向总理报告。

新加坡政府也做好放弃不符合清洁空气标准的投资项目的准备。即便我们为了生存而奋力拼搏,我们也要确保我们的所做作为不会污染或破坏我们的人民以及我们的后代赖以生息的空气、水源和土地。

我们的意志和决心在早期经历了考验。当新加坡正在跟强大的国际对手竞标某个石化投资项目时,新加坡政府对潜在投资者提出了安装洗涤设备的要求,以将污染控制在最低程度,即使冒着丧失该投资项目的风险。最终,这些洗涤设备如期安装到位。

当1971年到来时,岛国各处遍布大大小小的公司。本土和外资工厂忙于为全世界生产制造各类产品。正因如此,在英军撤离后,新加坡并没有出现严重的失业现象。因此,新加坡全国上下都松了一口气。

就在1971这一年,我们首次庆祝了我们一年一度的植树节10。虽然这个节日只是象征性的,但是他的意义非常,它代表着我们致力于保持环境洁净、绿色的承诺。在我们心中,工业化要与保护绿色、美丽的大自然齐头并进,为我们的人民和子孙造福。

 

计划外的诞生

独立九年之后,当新加坡摆脱了一系列的危机,新加坡政府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众多各式各样公司的所有者。

政府发放的商业贷款已逐步衍变成早期的新加坡发展银行(Development Bank of Singapore),即如今东南亚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星展银行(DBS)。

政府的职责并不是照管在各公司和企业的股份与投资。这些股份与投资小到一家酒店的少数股权,大到对一家全资飞禽公园完全控股;以及对一家商业洗涤剂生产商或完全公有的创新型开放概念式动物园的共同投资。

于是,淡马锡于1974年成立,旨在接管这些为数众多、种类繁杂的公司和投资项目——从高尔夫鞋厂商到英国鸡精厂商食益补(Cerebos)。

 

淡马锡的DNA

淡马锡并非始于某个壮美蓝图或是宏伟计划,,“淡马锡11”这个名字本来是新加坡的旧称。

淡马锡精神其实在其诞生之际就已经由新加坡的战后历史塑造成型:坚持量入为出、严守财政纪律;今天做正确的事,着眼于未来,尤其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而考虑;确保在我们为生存和繁荣而付出努力的同时,造福我们人民尊重并营造洁净、绿色的环境。

从淡马锡成立伊始,新加坡政府就对其采取完全放手的管理模式。新加坡政府对淡马锡公司不提供任何补贴。

我们投资组合中的企业允许失败,正如高尔夫鞋厂商后来所遭遇的一样。在那种情况下,无论是淡马锡,还是新加坡政府,都不会专门施以援手。

基于这样的责任制,投资组合公司会负责做出他们自己的决策。政府自身严格自律,不参与公司任何的商业决策。淡马锡同样如此。

以新加坡航空公司(或我们在新加坡简称为“SIA(新航)”)为例。从第一天起,新航就深知它必须不断创新并参与国际竞争才能生存,否则只能出局。毕竟,新加坡国土面积最宽跨度仅有30英里,仅比马拉松赛程稍微长一点点。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小小的岛国而言,其实并无太多国内航空运输领域的商业机会。

新航关于是否应该购买波音飞机或空客飞机、是否应该添加或撤销某些特定航线的问题,从来不必问淡马锡,更不必问新加坡政府的意见。新航作为一家独立的航空公司从来都是自己做出商业决策。

没有政府补贴、也不受政府的影响,即便在今天,国际上也鲜有航空业竞争对手能够具有这样的商业经营独立性。

新航在成立之初,从新加坡政府那里获得的最大的一份礼物就是当时新加坡政府协助新航与英国政府进行航空权的谈判。

的确,新航今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英国政府在新航成立之初就准予其飞往伦敦。

新航从新加坡政府那里获得的第二份礼物是新加坡政府本身廉洁、精干,且新加坡国内经济高效运行、良好地融入了全球市场。

正因如此,新航能够自由地成为一位全球领跑者——它改变了航空旅行的规范和标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新航是世界上首家在航班上提供免费酒水的航空公司。也因此,新航实现了蓬勃的发展并与新加坡共同成长。

我们投资组合中还有许多这样通过不断创新和坚定意志、而非国家补贴取得成功的例子,新加坡航空只是其中一个。许多这样的公司随着新加坡的转型而一道成长,而淡马锡也随着这些公司的成长而不断发展。

旅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无论何时,一旦遭遇经济风暴的威胁,淡马锡的管理层就会通过削减他们自己的薪酬来树立面对困难的榜样,与当初首届自治政府的所作所为如出一辙。

最近的一个例子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发生的:淡马锡高管层自愿减少25%的薪酬,而基层职员也削减了幅度小一些的薪酬12。这充分显示出在面对恶劣形势时淡马锡能够做到上下一心、团结一致。这也给新加坡境内的淡马锡旗下其他投资组合公司提前发出了准备应对非常恶劣经济形势的快速而强烈的预警信号。

正是这样谋求生存的集体驱动力以及致力于长期发展的承诺和努力,才使得淡马锡以及淡马锡旗下的投资组合公司能够生存并不断繁荣发展。

那么旧的英国海军和港口船厂怎样了呢?两家相互竞争的船厂,一个是以前的海军船厂,另一个是以前的港口甲板修理厂,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世界领先的深水钻井平台建造商。

这两家船厂建造的三个钻井平台成功地封堵住了2010年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的石油喷涌。其中一家公司新加坡吉宝岸外与海事集团(Keppel Offshore & Marine),还在位于赤道以北仅一个纬度位置,为俄罗斯的北极科考活动建造了多艘破冰船!我觉得这非常有意思。

 

淡马锡精神

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今年,是淡马锡成立四十周年。

我们已经尝试在我们的《淡马锡宪章》中描绘淡马锡的精神——淡马锡是一个积极的投资者和长期股东、是一家具有前瞻性的机构,最重要的,是一个值得信赖的资产管护者。

正如欧智华(Stuart Gulliver)先生13刚才所提到的,精英与诚信是我们的口号。我们投资于着眼长期发展而有效经营和竞争的企业,而不是以牺牲社会群体利益为手段谋求捷径的企业。这些理念和理想从一开始就影响了我们对于自身长期角色与职责的思考。

譬如,我们曾一直困惑如何才能在淡马锡培养一种所有者的心态。我们对各种理念反复思索,并在大约十年前决定引入“递延薪酬方案”,该方案与风险调整资本收益挂钩。

对于我们的高管人员,我们奖金和奖励中很大一块的递延支付时间最高长达12年或大约两个商业周期。这样做旨在培养一种长期所有者的心态。

如果资本回报没有持续,我们将一起分担负数奖金——换言之,奖金将被追回。这样做,我们就能争取将我们的利益和行为与长期所有权衔接起来。

我们和我们在世界各地的投资组合公司、其他利益相关群体分享这样的理念,以促进良好治理。

我们要求自己遵循这些并不寻常的纪律准则,为了机构的长远未来而建设。

 

值得信赖的资产管护者

在所有各类制度和举措的背后,我们坚持这样一个理念:作为一个负责的、值得信赖的资产管理者,为更美好的明天而勤奋工作。

企业如果脱离社会或各个社群,就无法生存;如果脱离了塑造我们所有人的力量,亦是如此。

正如英国曾经在我们独立初期通过诸如科伦坡计划(Colombo Plan)奖学金等项目资助新加坡人一样,我们也希望在新加坡国内外作为一个富有责任感的利益相关者和一个值得信赖的资产管理者贡献一份力量。

因此,十年前,我们承诺将超出我们风险调整要求的投资回报留出一部分,用于帮助更广泛的社群,尤其是发展中的亚洲地区。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建立并资助了16个社会捐赠基金,每个基金被委任负责某些项目以支持人才培养、能力发展、搭建社区间桥梁以及重建生活。

这些捐赠基金均由单独、独立而充满热情的、深思熟虑的团队进行管理和运作。

从资助心理健康或帕金森氏病的研究,到支持在家养老的试点计划;从帮助看护工作者、单亲父母和受过精神创伤的儿童,到为了灾后恢复和重建生活而开展的项目;从聚集亚洲不同地区的年轻人让他们一起学习和成长,到制定旨在提高亚洲各地公务员管理能力和城镇规划水平的计划,这些只是各类捐赠基金工作人员已完成工作中的小部分。过去十年间,他们在亚洲地区帮助了超过17万人。

 

结语:

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明年,新加坡将庆祝国家独立50周年。五十年的时间,我们国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近五十年的时间里,新加坡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美元计已增长了100多倍14。平均预期寿命也从1965年的不到65岁长至去年的82岁以上15

如各位所见,也许我们的成功还要归功于1971年底英国从新加坡撤军的重大决定——这一决定迫使我们大踏步地不断创新并加快工业化进程。

今年成立四十周年的淡马锡,是新加坡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漫漫征程才刚刚开始。我们将再一次踏上充满变化与挑战、同时也充满希望和机遇的新旅程。

在我们面对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以及数字时代下令人兴奋的挑战时,我真心地希望新加坡和淡马锡将能够有幸和在场的各位合作、共创不凡,携手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善良、更加可持续、充满关爱,而且更重要的是,更加和平、更加富有同情心、更加包容。

谢谢!



附注:

国宴厅于1622年建成开放, 1649年1月查理一世在此被执行死刑。

根据托勒密于公元150年完成的著作《地理学》中的描述

“蒲罗中”是马来语“Pulau Ujong”之中文译音,意为“半岛南端的岛国”

伦敦市面积为1582平方公里,而新加坡国土面积仅有718平方公里

1819年,斯坦福·莱佛士爵士与马来西亚柔佛州的侯赛因·沙阿签署了一份协议,该协议承认沙阿作为柔佛州的合法统治者,相应的,协议规定英国对新加坡享有排他性的专属保护权。

伦以此为条件,英国撤离印尼明古连地区以及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和廖内群岛的其他管辖地。明古连现为印尼明古鲁省省府明古鲁市,占地面积约为21,000平方公里,新加坡以南约600公里。

该届政府由首席部长林有福领导,林与新加坡于1957年将圣诞岛出售给澳大利亚这一交易有关联,林在任期间还曾经为争取新加坡的完全内部自治权而与英国进行过谈判。

新加坡195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9.68亿新币(按当时汇率折合约2.3亿英镑或5.16亿美元)。

1580新币的人均收入按当时的汇率折合仅184英镑或516美元。

10 新加坡于1971年将11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定为植树日,并从其年开始举行一年一度的植树日活动,然而植树运动可以追溯到更久以前。1963年6月16日,时任总理李光耀先生在新加坡花拉圈( Farrer Circus)种下一棵黄牛木,开启了植树运动。他设想新加坡,作为一个洁净、绿色的城市,会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在他2000年的回忆录《从第三世界到第一世界》中,李先生说:“独立以后,我探寻了一些可以让我们从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中脱颖而出的有效方法。最终我选定了一个洁净和绿色的新加坡。绿化是我推行的最具成本效益的项目。”

11 淡马锡是新加坡的旧称——可追溯到15世纪之前。它是一个爪哇语单词,意为海边小城或被水包围的陆地。

12 薪酬削减幅度因员工级别而异,其中后勤职员仅削减1%的薪酬。

13 汇丰控股集团行政总裁欧智华(Stuart Gulliver)先生介绍了何晶女士

14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65年的516美元增长到了2013年的55,183美元。

15 出生时人均期望寿命为82.5岁:男性为80.2岁;女性为84.6岁。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Stay up to date with our latest news, insights and stories

Select a type of content
    Please select Stories you are interested in.
    Please give us your consent.
    Please confirm that you are not a robot.